老同学,95后,坐标深圳,约他喝茶,探讨副业商机。他分享他及周边的人,搞钱那些事,令人震惊:
他说他一开始到深圳,发现很多人没空洗鞋,或者懒得洗鞋。他就专门开了个洗鞋小店,洗完顺带卖洗护套装。解决大家不动手的问题。

后来他发现深圳很多奶茶店,品种丰富,但竞争也很大,很多人赶着加班干活,没空做选择,他就开了个奶茶店,只卖三款,这三款竟然卖爆,解决了大家不愿做选择的问题。更绝的是,他的店门口有十几个充满电的充电宝,很多人等拿奶茶的时候,经常玩手机,他提供免费的临时充电宝,确保大家到店成功支付。
最近发现老年人有诸多微信使用上的问题,比如,竟然忘记秘密。他便联合深圳华强北一个技术强的朋友,专门搞“手机解冻”服务,业务只是帮中老年人找回微信密码。听起来简单吧?但月入竟达十来万。手机使用上每个人都有问题,老人用智能手机,解决找回密码的问题,可是刚需中的刚需。
他说,身边有个朋友,是个小姑娘,她发现很多大城市的年轻打工族,去租房时候,总是被房东各坑,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精力,应付租房这件事情。于是,灵机一动。专门请人做了一个小程序,用于查询房东的黑历史,帮助大家避坑,从一个城市扩大到全国的重点城市,据说目前的估值已经过亿。快速解决房东道德评估问题,也能赚到钱。
不过,让他去年搞到钱的,竟然是相亲的刚需。这也是他去年干得最绝的问题。
他发现深圳很多打工族,根本没时间相亲,于是便搞了个“电梯相亲角”,在写字楼电梯里贴二维码,扫码就能加同楼人的微信,很多人试试就加了,反正不合适就可以删掉嘛。

于是他的社群人气,一下子就起飞,又进一步蜕变成App,接着各种变现就出现了。据说,现在这项目被资本追着投,说白了,就是解决“社恐”加“没空”两大难题。
他说,赚钱就是,别人觉得啥麻烦你就去分析有没机会,觉得啥不会你就去弄啥,别人抱怨啥你就干啥,别人觉得太Low你就去搞啥。反正,就是所有麻烦等负面情绪聚集的地方,可能就是你的商机。
就比如,最近他发现一个更为奇葩的项目,广场的资源紧张与大妈热情高涨相互矛盾,他们准备专门帮大妈们解决广场舞抢地盘纠纷,于是开发了个APP,能预约场地、组队PK,顺带卖音响和荧光舞扇。他们料定未来几年,这玩意儿准火,毕竟,城市能跳广场舞的地方,也很紧缺,物以稀为贵。
在他看来,赚钱这件事,特别是搞副业,就跟修自行车差不多。胎漏了补胎,链子掉了装链,不能整天想着造火箭,搞大单。那些天天找风口的人,往往也会摔得很惨。
赚钱,发现能力是最重要的,比如这些特殊的商机,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,虽然是挪窝的通常做法,却堪称出奇制胜的招数:
1)有人在闲鱼回收别人不要的空香水瓶,一套卖给拍照道具工作室,一单净赚18元。
2)有人翻国外Vlog,看到“宠物生日帽”火了,就在拼多多找代工,上发宠物穿搭。
3)有个大学生在高校论坛接“论文排版+降重+封面修改”,每单收30。
4)有个宝妈把自家孩子学前拼音卡片整理成电子版,在豆瓣/妈妈群卖9.9一份。
5)有人用剪映做“无脸Vlog模板”,套国外博主的视频当演示样本挂卖,模板打包价39。

6)有女生在国外书评网站找畅销书文案,翻译润色后在公众号发“读书精华”,底部挂电子书领取链接。
7)有手账博主参考日本文具Youtuber的设计,把时间管理模板做成PDF,挂小程序卖模板+手账课。
8)有播客主在豆瓣找“社恐”“emo”话题,把热门回帖做成播客素材,一期节目4个平台同步更新,每月涨粉5000+。
9)有男生在某宝收二手旧书,自己整理分类拍照发在抖音图书号,顺带卖书架和阅读灯。
能干很重要,但有时就比不上“多发现”。赚钱的本质,就是发现需求,解决问题,比身边的人发现早一点点,比身边人知道的套路多一点点,搞钱的机会六来了。
不过,现在副业的赛道,全是人,怎么办?如何实操、避坑、反馈?最好的方式,是直接阅读干货,比如我们推出的《青墨副业-66种快速变现玩法指南》,其中就有21个赛道的实操套路,现在正式预订中,欢迎咨询(赠送 Deep Seek重要资料两份)。

— THE END —